2012年湖南省各市州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及学生答卷评析报告
化学学科评析组
2012年10月
为深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贯彻落实《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与要求,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省各市州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试卷的命题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对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根据湖南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化学评析组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2012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化学》(以下简称《考试标准》)为依据,对全省各市州提交的201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有关材料进行了整理统计(见下表),并进行了认真的评析。在评析过程中,我们从考试要求、知识覆盖、试题特点和试卷质量等方面对各市州的试卷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评价,并根据学生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对化学教学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现将评析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2012年十四个市(州)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试卷评析材料提交统计表
序号 单位 试 卷 分析报告 学生答卷
纸质稿 电子稿 答案 纸质稿 电子稿 数据统计表 基本信息表 纸质稿 扫描稿 份数
1 长 沙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
2 株 洲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140
3 湘 潭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120
4 衡 阳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100
5 邵 阳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137
6 郴 州 无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无 有 240
7 岳 阳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有 200
8 益 阳 有 无 有 有 无 有 有 无 无 --
9 常 德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有 42
10 湘 西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有 100
11 张家界 有 无 有 有 无 有 有 无 有 100
12 永 州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120
13 娄 底 有 无 无 无 有 有 有 无 无 --
14 怀 化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有 200
一、试卷评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1.考试形式和考试时间
全省14个市州中,长沙采用与物理合卷、湘西采用与物理合考的闭卷笔试考试形式,时量共120分钟。其他12个市州均采用单科闭卷笔试考试形式,考试时量除益阳60分钟外,其余市州均为90分钟。
2.考试范围和分值
各市州的考试内容及范围以《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为依据,试卷分值均采用100分制。
3.阅卷方式
201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各市州的化学试卷均采用了试题卷与答题卷分离的形式,阅卷方式全部采用了网上阅卷。
(二)试卷结构分析
从《湖南省201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分析统计表 》(见附件1)可以看出,2012年各市州的试卷结构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大部分试卷遵循《考试标准》要求,按照科学探究约20%、身边的化学物质约30%、物质构成的奥秘约20%、物质的化学变化约20%、化学与社会发展约10%来分配所考查的化学知识,努力使知识的覆盖面达到80%以上。说明各市州的试题注重了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考查,“注重基础,全面考查”成为各市州化学试题的共同特点。
2.大部分试卷根据《考试标准》要求,按照基础题约占70%、稍难题约占15%、较难题约占15%进行试卷中的试题设置,主观题和客观题分值比例约为3∶2,试卷题量一般均在31~33个小题之间(长沙、益阳24题,湘西25题);部分市州的整卷难度约为0.75。这表明各市州的试卷较好的发挥了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评价功能和初中升学考试的选拔功能。
3.部分市州的试卷中试题排序层次分明,排版美观,图表清晰,制卷规范,如娄底、常德、邵阳、长沙、湘潭、岳阳、怀化、永州等市这方面做得较好。部分试卷还添加了激励性话语或卡通画,用以提示和鼓励学生,如娄底、湘潭、邵阳、长沙等。各市州试卷在试卷编排中体现了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层次分明的特点,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4.各市州大部分试卷中设计了一定的开放性试题,分值在5~15分不等。这说明各市州在命题中对于开放性试题的设计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这将有利于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基本理念的贯彻与落实,有利于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个别市州的试卷结构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试题难度偏大,整卷难度远低于0.75,如郴州卷的整卷难度为0.55,导致考试合格率严重偏低,远未达到90%的要求。
2.试题没有严格按照《考试标准》中各主题知识的比例来分配所考查的知识,部分试题考查的知识重复,不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3.试卷题量偏大,学生阅读量偏大,排版太密,题干表述不简明,信息的有效性缺乏,人为造成了学生作答的困难。
4.部分试卷中图表制作不清晰,不规范,不美观,不利于学生审题、分析和作答。
(三)试卷内容分析
绝大多数市州的试卷都注意了知识的覆盖率和试题的难度控制,试卷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良好。试题设计能立足于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同时注重了对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试卷内容突出的特点主要有:
1.推陈出新,加强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各市州以《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为依据,高度重视对学生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不断创新的试题形式,加强对学生掌握和运用“双基”水平的考查。
【例题1】湘潭卷第6题
湘潭盛产茶叶,新鲜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你能闻到茶香是因为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断运动
【例题2】永州卷第4题
我市的“江永三香”享誉海内外。某果农发现所种的香柚树出现生长迟缓、叶
色淡黄的现象,经农技员诊断必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料,你认为应选用
A.NH4H2PO4 B.NH4HCO3
C.KCl D.CO(NH2)2
又如娄底卷第5题以“毒胶囊”为问题情境,考查了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知识;衡阳卷第12题以奥运会举重运动员搓手的“镁粉”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物质化学式的判断与书写;常德卷第6题通过我国云南、贵州遭遇的持续干旱为情境,考查了干冰的有关性质;郴州卷第6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类型;怀化卷第2题考查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性质;益阳卷第2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及纯净物的概念;岳阳卷第8题通过“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的食谱,考查了富含蛋白质食物的相关知识等。
2. 体现学科特点,注重了对化学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在对化学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考查时,各市州注重联系生活、生产等实际设置问题情境,灵活的使用命题素材,选择科学的切入点,变换设问角度,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与信息的迁移运用能力,而且注重了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例题3】常德卷第15题
液晶电视以其高清晰、低能耗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但科学家研究发
现,制造液晶电视过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NF3)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7万倍。
NF3中氟元素为–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3 C.+1 D.+3
又如长沙卷第11题通过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提炼的青蒿素为问题情境考查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张家界卷第7题通过电路中石墨棒的导电现象考查石墨的物理性质;邵阳卷第17题考查学生了根据化学反应的现象对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株洲卷第5题考查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鉴别;湘西卷第12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3.密切联系实际,体现了对化学应用价值的考查。
各市州试题内容密切联系生活、生产、社会、科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热点问题、重大事件和新成果,并与当地经济和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相整合,既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感和新颖性,又突出了化学科学的应用价值。
(1)各市州在命题中注重设计一些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题。
【例题4】湘潭卷第23题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使生活更美好。请按要求完成填空:
(1)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
①水果和蔬菜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该营养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等作用;
②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_______元素;
(2)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是利用它的 作用;
(3)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因为 ;
(5)区别羊毛线和棉线最常用的方法是 。
又如衡阳卷第27题以“甲醛白菜”为问题情境,考查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有关知识和化学式的有关简单计算;邵阳卷19题以生活中的安全问题为背景,考查了与化学相关的安全知识;郴州卷第15题考查与空气质量、水质等环保方面的相关知识;益阳卷第21题从“地沟油”入手,考查了营养素与燃料相关的化学知识等。
(2)绝大部分试卷在试题命制时能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和最新科技成果,增强了试卷的时代气息。
【例题5】岳阳卷第24题
南海是我国固有领海,南海海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石油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
(3)正在利用和待开发的新能源有风能、潮汐能、“可燃冰”等,其中埋藏于海底,目前开采比较困难的是 。
又如常德卷第5题是以今年4月媒体曝光的“皮革废料熬制工业明胶再制成药物胶囊流向市场,引起重金属铬中毒”的材料为背景,考查原子构成的知识;邵阳卷第5题是以今年我省多个地区高发手足口病为背景,考查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判断;怀化卷第15题以南非班德召开的主题为“促进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第16届世界气候大会为背景,考查有关能源、燃料等环保方面的知识等。
(3)部分试卷能紧密结合当地经济、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命制试题。
【例题6】株洲卷第10题
今年,株洲市成为了“全国低碳交通试点城市”,市委书记陈君文参加央视《城市1对1》节目录制时表示:要把株洲建成“自行车之都”,倡导全民骑自行车出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是低碳交通的重要理念
B.低碳交通的目的是节能减排,建设更加绿色、更加宜居的株洲
C.制造自行车轮胎的材料是塑料,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自行车钢圈在镀层脱落后更容易生锈
又如张家界卷第25题以本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为情境,考查环保的有关知识;岳阳卷第11题以市委提出的建设“循环、绿色、安全、高效”的化学工业园为问题情境,考查燃料、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娄底卷第23题以娄底生产的“大丰和”电动车为背景,考查化学方程式和金属防腐等。
这些试题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材料研制、能源利用及生命科学等各方面知识联系起来,不仅考查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化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出了化学科学的价值与魅力。同时,这些试题也能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灵活地采集生活常识、生产实际、化学史料、科技成果中的化学素材,并与教材资源有机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4.以化学实验为载体,突出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各市州的试题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注重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大多数市州试卷中考查化学实验的试题分值大都在20分以上。在考查形式上采用了实验基本技能、典型化学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并拓宽问题领域,充分挖掘了各种有探究价值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例题7】岳阳卷第32题
在一次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老师交给某学习小组一瓶由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反应后,并经过滤得到的无色透明滤液,要求对该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探究。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
A.NaOH B.Na2CO3 、 Ca(OH)2 、 NaOH
C.Na2CO3 和 NaOH D.
【讨论交流】
(1)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 (填猜想序号),其理由是 。
(2)若猜想A成立,则原反应中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一定 __(填“是”或“不是”)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 有气泡生成 猜想 成立(填猜想序号)
乙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的Na2CO3 溶液 无明显实验现象 猜想A成立
【讨论交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其理由是:除猜想A可能成立外,猜想 也可能成立(填猜想序号)。
又如张家界卷27题也以探究熟石灰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为素材,设计探究性问题,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湘西卷第24题以“石头纸”为问题情境,考查对碳酸根离子的探究;衡阳卷第32题以潜水艇中的供氧剂的变化后生成什么物质为探究问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郴州卷29题以三种金属为载体,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等。
5.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考查。
开放性不仅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而且能有效引导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2012年各市州化学试题中,开放性试题又有了新的呈现形式。绝大部分市州试卷中都力求设计有相当原创成分的、具有实际价值的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设置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题8】常德卷第33题
某探究学习小组在帮助整理学校实验室时,发现一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请你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1)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溶液,也可能是
___________溶液。
(2)实验验证(要求验证一种物质,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
又如长沙卷第47题以煤气中毒事件为情境,考查学生为验证煤气中一氧化碳而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湘潭卷第24题以“低碳生活”为题材,考查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和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怀化卷第23(4)题考查学生有关防止铁生锈的方法等。
但是评析组一致认为,绝大多数市州试题的命制水平有所下降,其内容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部分市州的化学试卷中原创性、创新性试题偏少,命题素材不够新颖,部分试题形式陈旧;过分强调考查知识的识记,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在探究性试题的设计方面,如何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运用学生熟悉的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资源,设计具有探究价值和逻辑层次的问题,各市州命题人员仍需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2.个别市州的部分试题难度系数在0.10~0.35之间,如郴州卷16题、19题、31题难度系数分别为0.33、0.11和0.10,严重超出《考试标准》要求,偏难试题赋分在10~12分,分值较大,使得整卷偏难。
3.个别试题语言表述欠严谨;部分试题的制图不清晰、不规范;个别试题答案欠严谨、不规范等。
4.少数市州试题校对欠仔细,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化学用语及符号等。
(四)试卷题型分析
从《湖南省201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分析统计表 》(见附件1)可以看出,所有市州试卷能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设置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或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题型设计灵活多样。但也有个别市州没有设置简答题,没能充分、有效的考查学生的思维、分析过程和书面表达能力。个别市州知识考查不全面,其知识覆盖率未达到《考试标准》的要求;部分实验探究试题设计缺乏探究性,考查的问题所给出的信息不严谨,不能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学生答卷中反映出来的值得肯定的几个方面
1.注重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能力的形成。
评析组对各市州上交的一千余份学生答卷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一致认为:答卷清楚地反映出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比较牢固,并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思维方法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如在《身边的化学物质》考查中常德市得分率84%、娄底市得分率达80%,这表明学生已能初步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审视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化学与社会发展》考查中永州得分率94.8%、娄底得分率88%、株洲、湘潭的得分率在80%以上,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化学知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充分体现化学在生产、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又如在化学核心概念与主干知识《物质构成的奥秘》和《物质的化学变化》的考查中,邵阳、常德市的得分率超过80%,娄底市的得分率接近80%,说明部分市州非常重视化学核心概念与主干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能力的形成。
2.充分利用了化学实验教育教学功能,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评析组将《科学探究》细分为《基本实验技能》、《典型化学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三部分,对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中长沙市的得分率为94.29%,常德市的得分率90.14%,其他市州得分率均在70%左右,说明学生对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较好。在《典型化学实验》的考查中,长沙、常德市得分率在75%以上,湘潭、娄底在60%左右,这一结果说明,大部分学校重视实验教学,所以学生对于基本实验技能和重要的化学实验的学习与掌握情况比较理想。在《探究性实验》的考查中,大部分市州探究性试题的得分率超过50%,如湘潭市得分率达61.75%,说明大部分市州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了普遍的提高。
3.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毕业学业考试中设置一定比例考查学生学习方法的试题,不仅有效的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进行考查,同时也能促进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各市州的试题中不论是推断题、实验探究题和信息题,甚至有些计算题都涉及到对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如株洲卷30题考查了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探究,湘潭卷26题结合“不法蔬菜商贩用甲醛喷洒白菜进行保鲜”为问题情境,考查与未学过的有机物甲醛相关的一些化学知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化学教学有待加强的几个方面
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化学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与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初中阶段学习和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不仅有助于学好上述其他学科的知识,也为学习高中化学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内容特点,着力创设具有激发兴趣、引发思维的问题情景,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尤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情感交流等非智力因素对其学习的影响。教师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获取新知识的乐趣,不仅要达到知其然,而且要实现知其所以然。
2.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基础知识、核心概念与主干知识包括物质的变化与分类、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构成、化学简单计算等知识。评析组经过对学生答卷分析,发现部分市州在《物质构成的奥秘》的考查中学生得分率低于60%,在《物质的化学变化》考查中某市州的学生得分率仅为41.8%,在《化学计算》考查中个别市州学生得分率低于60% ,最低的仅为17%左右。这一结果说明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仍未达到教学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促进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并安排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积极的思考,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成为教学的热点和重点。
3.因地制宜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评析组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基本实验技能》考查上得分率相对较高,在《探究性实验》考查上得分率仍偏低,有些地区的实验探究部分得分率不到40%,如益阳、株洲等市州。这说明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仍较弱,科学探究的方式和思维方法没有熟练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与落实,更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到实验室去亲手“做实验”,在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既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又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命题结论与建议
经评析组对各市州的报送材料认真分析与讨论后认为:2012年各市州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试卷的命题工作遵循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2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化学》的要求,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加强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虽然大部分地区的试题内容充分体现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环保等方面知识的联系,但有些地区的试题并未与本地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整合,凸显地方特色。在评析中,我们还发现部分试卷在试题内容、题型设计、试题的原创必、探究性与开放性以及试卷的卷面的呈现形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特为以后的命题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命题人员应严格遵循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化学》的要求,杜绝超标准命题。首先要科学制定命题的双向细目表,宏观上确保知识覆盖面、试题的难度与比例以及整卷难度达到考试要求。然后要科学确立命题思路,准确把握命题方向,要重视试题的基础性、全面性和科学性,要创造性地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设计新颖、形式多样的试题,全面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卷的编排要科学合理,试题排序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切实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试卷的呈现形式要做到灵活多样,印制要美观、实用,图表要清晰、规范。一定避免如今年株洲卷的第5、6题就难度较大,得分率不到60%;郴州卷整难度偏大,难度系数为0.55等现象。
3.在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方面,试题的命制既要符合科学原理,又要符合生活实际,体现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命题人员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实现试题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切忌将生活中不需探究或无法探究的问题作为探究的素材命题,或将高中化学知识简单下移至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试题中来。要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控制好探究的深度与广度。命题人员要反复研究与琢磨题干信息与答案是否科学、严谨、全面。
4.命题人员在考试结束后,要全面统计考试的各种数据,认真分析和反思试题是否达到了命题时所预设的考查目标,试卷分析的有关数据能对下届命题人员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同时,还要广泛征求一线师生对试题命制的建议,不断积累命题经验,提高试题考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5.各市州要不断完善命题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机制,组建一支由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高水平命题队伍。要组织命题人员深入研究各地优秀的初中化学学业考试的试题,并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充分了解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为命题收集各种信息与资料,确保命题水平和试题质量的稳步提升。